重庆大学郭钢:《汽车智能座舱发展趋势与用户体验新进展》2022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户体验标准化工作组(筹)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用户体验峰会在成都举行。在主峰会上,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郭钢教授(原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给我们带来了《汽车智能座舱发展趋势与用户体验新进展》的精彩分享。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郭钢教授 郭钢表示: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尤其很多新技术搭载,使得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超车,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今天推出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能和国外品牌同台竞技,智能座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一些造车新势力也做得非常好,还有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进军,体现了我们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在全球汽车产业当中,中国的智能座舱是走在前列的,而这个市场的机会也非常多。我们看智能座舱的布局,已经不是传统的布局,包括零重力座椅、多屏组合、ARHUD等等,它们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 当今的智能座舱除了车内交互,还包括车外交互,人-车-路之间的交互,比如斑马线投影,在车外提前打开风扇透气等等,车外显示也给我们的人车交互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另外还有情感交互,智能座舱里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一代的智能座舱一定是有情感交互的,这也是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智能座舱的舒适性,尤其座椅的舒适性也极为重要,因为座椅跟人接触的时间最长。过去我们的座椅设计是按照美国SAE标准来设计的,而美国人体尺寸和中国人有比较大的差异,按照美国人的标准来设计中国的座椅,用户会感觉不舒适,我们自己打造高品质的车,要从座椅舒适性等基础研究开始获得数据、建立数据标准,这是各家车厂急需建立的。 智能座舱里还包括对驾驶员行为状态识别监测系统,现在有很多智能监测系统比如监测疲劳,以驾驶员闭眼时间作为评判的标准,这种评判标准缺乏驾驶员疲劳生理指标的标定,所以我们要建立底层数据模型,要有生理学和心理学支撑和基础数据的支撑,智能座舱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用户体验数据,我们现在还大量缺乏这种数据,整个行业也急需建立评价体系、流程、方法和能力,这都是整个智能座舱行业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们参与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制定的智能座舱分级和评价体系白皮书编写,为智能座舱行业建立引领性指导,最后形成团体标准。第二方面就是我们要打通智能座舱研发四个阶段的用户体验测评,让整个研发过程的用户体验评价都在目标用户满意度、接受度范围内,最大程度满足和引领用户需求,使他们体验更加满意、更加愉悦。 智能座舱的发展还要做各种各样的评价,需要大量数据,测试更多的产品,为我们的研发做支撑,也可以为车厂提供能力建设、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的服务。良好的体验让用户更满意,让世界更美好,通过不断的技术探索与创新,智能座舱将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优质体验!
文章分类:
联盟动态
|